威尼斯99499(集团) - 最新App Store

全国服务热线
0575-86383726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中国“轴承之乡”配套产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提示:找轴承配套产品请点这里 我也要发布产品信息

中国“轴承之乡”配套产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发布时间:2011-08-27 发布人: 新昌金戈轴承-威尼斯99499有限公司 点击量:615
fiogf49gjkf0d
    中国的“轴承之乡”不算少数,但被尊为“轴承之都”的却仅有一个。
  配套产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巨大的标准生产厂房中,数十台全自动大型真空仪器整齐排列,一个个金黄色的黄铜轱辘在里面被旋转冲洗。
  这只是瓦房店市大连瑞谷科技公司其中一个生产车间。当我们举起相机准备拍照时,却遭到了企业负责人崔英杰的婉拒:“这是企业的核心技术,高度涉密。”
  “正在生产的是轴承的配件——保持架。”崔英杰解释,瑞谷科技是轴承生产的配套企业,其生产的保持架不论是质量还是规模,已经达到世界前三的水平,“去年的总产值达到2亿元。”
  “在轴承工业的带动下,瓦房店已经形成了一大批相关配套产业,最直接的就是聚集了上百家配件生产企业。”瓦房店市发改局副局长张庆新介绍,每个轴承均由四大件构成——内圈、外圈、保持架、滚动体。
  瓦房店的轴承工业已经形成完备的产业链条,有部件配套企业160余家,其中不乏拥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
  位于大连的瓦房店市,作为中国的轴承工业发祥地和摇篮,素有中国“轴承工业首都”的美誉。
  行走在瓦房店,人们对于浏阳的认知,最熟悉的莫过于还是鞭炮烟花。殊不知,瓦房店的轴承产业和浏阳的花炮产业的发展有着种种相似之处。2010年,瓦房店轴承工业产值达230亿元,约占全国同行业总产值的20%;轴承行业从业人员5万人,占全国同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的 16.1%,当之无愧成为共和国轴承产业的领军者。
  瓦房店有各类轴承及配套企业600余家,而在其财税大账里,轴承产业带来的税源是绝对主力。同样,浏阳有各类花炮及相关企业近千家,花炮产生的税收占着全市财税收入的半壁江山,2010年实现总产值124.6亿元。
  因此,支柱产业、传统产业、集群产业——是两者的共同标签。
  但作为“中国花炮之乡”的浏阳,要想与瓦房店一样,成为“中国花炮之都”却还缺少几分底气。个中原因,可从瓦房店轴承产业的发展中窥见一二。
  瑞谷制造出的保持架最终被送进各个轴承厂。与此同时,滚动体也由其他配套企业源源不断输出。但金峰轴承与一般轴承企业不同,除轴承厂外,还拥有专门生产滚动体和保持架的下属公司。
  “公司生产轴承产品达到2000多种规模样式,销往20多个国家地区。”而就是这个占地12万平方米、有着800多名工人、年产值3亿元的民营轴承企业,公司总工程师陈振明却称其仅处于瓦房店的中等规模。
  但就是这个中等规模的民营轴承公司,却有着自己独立的研发室、实验中心,并创造了15项国家专利。
  就在瓦房店轴承及配套企业致力于科技创新和转型提质时,远在湖南的浏阳也在做同一篇文章,但我们必须承认是,众多的浏阳花炮企业现在仍沉浸于低层次、低价值的产品生产中。
  针对花炮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和困境,今年浏阳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出,要以现代理念为引领提升花炮产业,深化“转型提质、安全增效”主题,加快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机械的研发推广,引导企业走安全环保、文化创意的高端发展之路。
  六大基地推动瓦房店模式升级
  瓦房店这座人口只有百万的县级市,轴承的生产销售总量却连年排名全国第一,并跻身世界前三。但你若以为瓦房店只会造轴承,那么工人师傅会说:“你已经落伍了。”
  轴承是瓦房店的第一产业,但不是唯一产业。
  地处辽东半岛南部的瓦房店也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70%。“十一五”期间,当地政府提出,壮大县域经济、要解决好农民“如何拿好锄头,如何放下锄头”的问题。
  他们认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用工业理念、机制和举措经营农业,将农业和工业有机对接,让农民直接融入产业链条。
  观察浏阳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化,我们会发现,除传统花炮产业外,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正异军突起。以工业新城为龙头的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型工业,对浏阳税收贡献比重开始出现较大的变化,但引擎的马力仍不够。
  “轴承是我们的根本,但瓦房店要实现大发展,我们还需要更多。”面对工业品种太过单一,布局不够合理,近几年瓦房店也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经济实现了全面跨越发展,并成功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行列,成为东北第一经济强县。
  “省内外媒体评价,我们走出了一条耀眼的、被全省推广的‘瓦房店模式’之路。”瓦房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高洁介绍。
  高洁告诉我们,瓦房店的发展模式,简单说来就是五大特点:首先是对城市整体布局实施大规划,其次是上马大项目,第三是吸纳大投资,第四是将产业联合成大舰队,第五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人与环境的大和谐。
  张庆新解读,目前支撑起“瓦房店模式”的是两个产业集群和六大产业基地,分别是以瓦轴集团为龙头的轴承产业集群,以大连化工为龙头的化工产业集群,还有临港产业配套、清洁能源、风电装备、LED光电、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六大产业基地,“其中化工产业集群,两三年后年产值就可过千亿。”
  “过去一提瓦房店,人们想到的只有轴承。现在我们不仅将轴承产业做得更大更强了,而且其他产业也正在迎头赶上。”张庆新说,除了轴承传统产业经过升级改造不断焕发生机,投资40亿元的大化搬迁改造项目、投资48亿元的大连重工起重项目、投资28亿元的驼山风电项目和红沿河核电站项目等一批重量级项目不断涌入。
  目前,瓦房店规模以上企业已发展到800多家。这些航母型企业集中火力,点燃瓦房店这艘驶上经济发展的高速航道的航母。
  在大规划、大项目、大投资、大舰队、大和谐的“瓦房店模式”带动下,瓦房店人准备用三年时间跻身百强县前十名。
  跻身十强是瓦房店的目标,挺进三十强是浏阳的目标,在这条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龙头企业驱动产业持续发展
  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的领军者是瓦房店轴承集团-威尼斯99499有限公司(简称瓦轴集团)。
  “瓦房店市轴承产业的每一次升级换代、每一次创新改革、每一次跨越发展都始于瓦轴集团,得益于瓦轴集团的推动。”张庆新说。
  瓦房店的轴承工业起始于1938年,确切说是整个中国轴承工业的起步之年。共和国轴承工业的发展脉络集中体现于瓦房店轴承集团公司成长壮大的历程。
  瓦轴集团的前身是满洲轴承制造株式会社,当时日本为侵略战争服务办起的军用轴承配件工厂。解放后,在日本人将所有核心技术带得一干二净的现实环境下,瓦轴人自力更生,独立研发生产出了新中国第一套工业轴承。
  除了多项“第一”以外,瓦轴集团还先后援建了哈尔滨轴承厂、洛阳轴承厂、西北轴承厂,至今仍然是共和国轴承工业的龙头,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25%以上,其生产的15000多种轴承产品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每天诞生2种新产品的速度在扩大国内外配套领域。 2009年,集团实现总营业收入23.1亿元。
  张庆新认为瓦房店轴承产业闻名于全国甚至于国际,最终获得“轴承之都”的美誉与瓦轴集团密不可分,“是瓦轴打响了瓦房店轴承的品牌,也是在瓦轴的驱动下带来了瓦房店轴承产业的持续发展。”
  瓦轴集团给瓦房店的600多家轴承及配套企业培养了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新技术研发与新标准出台,瓦轴集团牵一发而动全身。
  “只要有3个瓦轴人凑到一起,就能办起个轴承厂。”正是看到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在继续支持培育瓦轴集团做大做强的同时,瓦房店市又重点培育起9个新的大型轴承集团。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组在一份考察报告中说:瓦房店市已建立起生产布局基本合理、产业门类比较齐全、大中小企业并存的较为完整的轴承工业体系。
  实践证明,用大企业来做行业支撑的发展模式经得起考验。



      (来源:中国县域科学发展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本网介绍
  • 举报、删除、修改及认领信息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轴承网 (创办于2006年) 客服咨询:0575-86383726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报警处置中心 备案号:浙ICP备05073488号
    轴承网―以新昌轴承为依托,致力推动轴承行业电子商务化进程
    XML 地图